在工業超純水制備系統中,西門子EDI模塊憑借高效脫鹽性能成為核心設備,產水電阻率通常可穩定在15-17MΩ?cm。但實際運行中,不少用戶會遇到產水電阻率驟降或持續偏低的問題,直接影響生產用水質量。本文將為您詳細介紹西門子EDI模塊產水電阻率低解決方法相關內容。
西門子EDI模塊產水電阻率低解決方法
一、先查進水水質:源頭把控是關鍵
EDI模塊對進水水質要求極高,預處理失效是電阻率下降的首要原因。某化工企業曾因RO系統產水不達標,導致EDI產水電阻率從16MΩ?cm跌至5MΩ?cm。需重點檢測三項核心指標:
硬度與TDS:進水硬度超過0.5ppm時,鈣鎂離子易在膜表面結垢,阻礙離子遷移;TDS超標則會增加模塊脫鹽負荷。解決需強化預處理,如更換失效軟化器樹脂,或增設雙極RO系統,將進水電導率控制在1-3μS/cm。
有機物與微生物:TOC含量超過5ppm易引發微生物滋生,膠體物質會堵塞模塊通道。可通過更換活性炭濾芯、增加紫外線殺菌設備,或定期對預處理系統消毒來改善。
特殊污染物:CO?含量大于10ppm會降低產水電阻率,需加裝脫氣膜或脫氣塔;鐵含量超標形成的Fe(OH)?膠體,會吸附在樹脂和膜表面,建議預處理管道采用防腐材質,必要時添加螯合劑。
二、再核運行參數:精準調控保性能
運行參數偏離設計范圍會直接影響離子遷移效率。某電子廠因盲目調高電流,導致模塊極板過熱,產水電阻率反而下降30%,需重點檢查三項參數:
電壓與電流:電壓過低會導致離子遷移不充分,可逐步調至300-600V設計范圍,但需確保電流不超過額定值;電流過高則會引發水電離過度,富余離子造成反擴散。建議采用“恒壓調流”模式,根據進水電導率動態調整。
流量穩定性:濃水循環流量需穩定在設計值±10%,流量異常可能因泵體故障或管道堵塞。可通過檢查濃水泵運行噪音、拆解過濾器查看堵塞情況,及時清理或更換備件。
壓力與壓差:進水壓力過高易致膜片破裂,濃淡水室串液;進出水壓差增加40%以上(常溫常壓下),往往伴隨內部污染。需將進水壓力控制在0.2MPa左右,定期記錄壓差變化。
三、強化學清洗:污染治理除隱患
長期運行積累的結垢、有機物污染是電阻率下降的常見誘因。當產水水質下降或壓差異常時,需按“酸洗-消毒-堿洗”流程清洗,以西門子IP-LXM45Z為例:
準備工作:停機斷電,關閉原水、產水等閥門,連接清洗管路,準備2.0%鹽酸、0.2%H?O?溶液及1.2%NaOH+5.0%NaCl混合液,配備防護裝備。
分步清洗:酸洗循環30分鐘去除水垢與金屬氧化物,消毒50分鐘殺滅微生物,堿洗50分鐘清除有機物,每步后需用RO水沖洗至中性或電導率低于100μS/cm。
注意事項:酸洗時需“先加水后加酸”,避免腐蝕;清洗流量控制在正常運行的50%-100%,壓力不超過0.2MPa。
四、終檢設備狀態:老化維修挽性能
設備老化或部件損壞需及時檢修。樹脂老化導致的性能衰減占故障總數的40%:
內部部件檢查:打開模塊查看樹脂是否結塊、變色,膜片有無破損,極板是否腐蝕。樹脂污染可通過清洗恢復,老化則需更換;膜片破損或極板腐蝕需專業維修。
密封與連接:密封圈老化或接頭松動會導致濃淡水串液,需定期更換食品級密封圈,檢查管路連接密封性。
專業維修:若自行處理無效,可送修檢測,更換損壞的極板、膜片等部件,維修后需連續測試12-24小時,確保72小時運行參數達標。
西門子EDI模塊產水電阻率低是系統性問題,需按“源頭排查-參數調控-污染治理-長效維護”流程處理。通過精準定位問題根源,配合科學操作與定期維護,可有效恢復產水質量,延長模塊使用壽命。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西門子EDI模塊產水電阻率低怎么解決相關的資訊,歡迎隨時在本網站留言或來電咨詢相關資訊!感謝您認真閱讀!
本文由水天藍環保(http://www.lihaibozi.com.cn/)原創首發,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處!
可能您還想了解:
掃一掃,立即咨詢